2024年1月4日 星期四

Marfan syndrome

Marfan syndrome

簡介

Marfan syndrome為一種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導因於Fibrillin 1 (FBN1)基因的突變,該基因位於15q21.1上,患者會出現骨骼、眼睛、心血管的異常。

流行病學

  1. 約有25%的Marfan syndrome為偶發性個案
  2. 是個相對常見的結締組織疾病,其盛行率約為1:3000-5000
  3. 無特殊的區域性、種族、性別的差異

病生理機轉

  1. 為Fibrillin 1 (FBN1)的突變,其缺陷除了導致典型的Marfan syndrome外,以可能造成新生兒Marfan phenotype、單獨的主動脈根部擴張、單獨的Marfanoid feature (沒有眼睛或心血管異常)→→總稱為fibrillopathy
  2. Fibrillin為一種醣蛋白,為細胞外基質的重要纖維之一;另一方面,fibrillin也會和TGF-beta binding protein互動,若FBN1產生突變,將活化TGF-beta訊號

臨床表現

  1. 為一全身性的結締組織異常疾病,主要影響眼睛、骨骼以及心血管

有些症狀會在年齡較大時出現,導致兒童時期的診斷更為困難

  1. 馬凡氏體態(Marfanoid habitus)
  1. 患者常為高瘦型、身體的Lower segment (恥骨聯合到腳底)超過upper segment (身高減掉lower segment的長度)、手臂的全長超過身高
  2. 蜘蛛指(arachnodactyly):骨頭過度生長、合併關節鬆弛
  1. 骨骼異常

包括脊柱後側彎(kyphosclerosis)、胸廓異常(包括雞胸和漏斗胸)

  1. 關節活動度過高
  1. Steinberg sign:在握拳的狀況下,拇指可以超過ulnar border
  2. Walker-Murdoch sign:在抓握對側手腕時,拇指可以和小指重疊
  1. 眼睛異常
  1. 患者常出現近視(和角膜扁平,眼軸前後徑變長有關係)
  2. 50-70%的患者出現水晶體位移(往上位移)

(比較:homocystinuria的水晶體會往下位移)

  1. 心血管異常
  1. 造成患者併發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2. 主要會造成主動脈的中層壞死,進而導致升主動脈漸進性的擴大,嚴重可能導致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破裂、心包膜積液
  3. 由於mitral valve annulus的擴大,患者也可能出現二尖瓣脫垂
  1. 皮膚表現
  1. 最常見為缺乏皮下脂肪和striae,主要在上胸/手臂/大腿/腹部出現
  2. Elastosis perforans serpiginosa:在Marfan syndrome患者較為常見
  1. 其他

Dural ectasia (腰薦部的dural sac延展)、肺部bullae、肺氣腫等

治療

  1. 需要多團隊的介入,包含心臟內外科、眼科、骨科等
  2. 眼科:早期規則的追蹤,及早治療弱視和視網膜剝離
  3. 胸廓異常:若影響心肺功能則須矯正,通常在骨骼成熟後進行
  4. 心臟:需要定期追蹤,尤其是有早發性主動脈剝離的家族病史

      避免過度激烈的活動,避免肢體碰觸的活動

      若出現瓣膜脫垂、動脈瘤等狀況→考慮接受手術修補治療

Reference

Fitzpatrick dermatology 9th edition, p1225-1229

馬聖翔附加了 1 份文件
不明的個人資料相片
馬聖翔 (thetinynotes@gmail.com)附加了以下這份文件:
327-Marfan syndrome.docx
Google LLC, 1600 Amphitheatre Parkway, Mountain View, CA 94043, USA
有人 (thetinynotes@gmail.com) 透過 Google 文件與你共用一份文件,因此系統傳送這封電子郵件通知你。
Googl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