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Day84_非動脈瘤所造成的蛛網膜下腔出血(NASAH)

(圖片來源: wikipedia)



1.      簡介:大部分的蛛網膜下腔出血導因於腦部動脈瘤的破裂,然而,有部分的病人,其成因並非來自於動脈瘤,這篇筆記主要介紹這些非動脈瘤造成SAH (Nonaneurysmal SAH, NASAH)的原因。

2.      成因
(1)   Occult aneurysm:可能是angiography檢查的偽陰性
(2)   Perimesencephalicnonaneurysmal SAH
→是NASAH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
→其血管攝影檢查正常,疾病進程相當良性
→出血型態:出血只出現在中腦、橋腦前的perimesencephalic cistern,可能會延展至ambient cisternsylvian fissurebasal part
(3)   血管畸形Vascular malformation:小於10%SAH導因於此
→顱內:可能是後天或先天,其中先天病灶較為常見
大部分是AVM或是duralarteriovenous fistula
spinal10%的脊髓血管畸形會導致SAH
其中以duralarteriovenous fistula的表現最多
(4)   顱內血管剝離(dissection)→再次出血風險高(40-60%)
(5)   凝血功能異常:
→相對較少以SAH表現→ICHSDH表現較多
→若凝血功能異常者發現SAH,較可能出現在有動脈瘤的患者
(6)   使用古柯鹼、安非他命→可能會導致動脈瘤及非動脈瘤引起的SAH風險
(7)   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
→會在老年族群造成SAH,其出血較為侷限,可能只在一個sulcus

3.      臨床表現
→基本上就是SAH的臨床表現:劇烈頭痛、噁心嘔吐、腦膜刺激等
→但也要看造成SAH的原因為何,會有不同的表現

4.      診斷
→突然的劇烈頭痛要考慮SAH,並安排緊急的頭部CT
→如果出血點只集中在perimesencephalic區域→可能和動脈瘤無關
→腦血管攝影:尋找動脈瘤的位置

5.      併發症→與動脈瘤造成的出血類似,包括再出血、血管痙攣、水腦等
6.      治療
→非動脈瘤造成的嚴重出血,其發生併發症進程和動脈瘤破裂類似,所以不可以輕忽,要小心!
→進ICU、監控血流動力學
→給軟便劑、臥床休息、給止痛劑(避免血壓升高導致再次出血風險增加)
→併發症的處理,詳見前一天的note
→其他的處理,則須考量到造成出血的原因,可以再分別做查詢,在此不多詳述

Siddiq.F. (2013).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Retrieved 14th Jul 2014 from http://www.uptodate.com/

1 則留言:

  1. 如果喜歡這系列文章的話,歡迎加入粉絲專頁Tiny Notes來follow最新的貼文喔!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Tiny-Notes/210589625811849

    本網誌內容僅供學習上參考
    臨床實務上仍需就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
    若您對於相關議題仍有疑惑
    建議您再去蒐尋更多的文獻或是詢問您的醫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