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Day58_中耳簡介及中耳炎part2

(圖片來源: wikipedia)


1.      積液性中耳炎OME (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
(1)   積液性中耳炎,代表中耳腔長時間有液體的留存常續發於AOM
90%的小朋友在上學前會得到OME(4個月~6歲最多)
→大部分的小朋友在3個月內會自然緩解
(2)   病因:續發於急性中耳炎,造成的菌種和AOM大同小異
(3)   臨床症狀:耳塞感aural fullness、傳導性的聽力障礙
          (比較:AOM會有急性症狀,OME則否!!!)
(4)   檢查:耳鏡可以看到air-fluid level或是氣泡
      聽力檢查可以判斷聽力障礙的嚴重度,可以評估是否要放通氣管
(5)   治療:
→內科治療:抗生素(有人認為不需要用,90%3個月內也會自然緩解)
→外科治療:裝置通氣管(tympanostomy tube)
→裝置通氣管的indication
慢性OME(單側大於6個月,雙側大於3個月)反覆發作嚴重影響聽力;有化膿性併發症耳咽管阻塞

2.      慢性中耳炎-超過3個月,可以分成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以及膽脂瘤
(1)   化膿性中耳炎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成因仍未明,最常被接受的假說是一次急性中耳炎後,造成耳膜破洞,若此洞持續不癒合,造成中耳腔的持續感染
→症狀:耳漏(感冒時就會流水,甚至流膿);聽小骨也可能受影響
        有些人會有暈眩、聽力受損等狀況
→診斷:耳鏡,可以看到耳膜上有破洞,甚至耳膜腫脹、發紅
→治療:藥物(抗生素);外科(鼓室成形術→修補耳膜)
(2)   膽脂瘤cholesteatoma
      →在耳道的扁皮上皮長到中耳腔中,導致角質堆積,並形成內陷的袋狀結構。細菌孳生後,會造成惡臭的耳漏,嚴重會導致骨質破壞,造成聽力損傷、暈眩,甚至導致顏面神經的侵犯
      →治療:外科治療才有辦法根治→將膽脂瘤清掉,並做鼓室成形術

reference: 耳鼻喉備戰手冊 許茂銘教授編著

1 則留言:

  1. 如果喜歡這系列文章的話,歡迎加入粉絲專頁Tiny Notes來follow最新的貼文喔!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Tiny-Notes/210589625811849

    本網誌內容僅供學習上參考
    臨床實務上仍需就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
    若您對於相關議題仍有疑惑
    建議您再去蒐尋更多的文獻或是詢問您的醫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