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pedia)
一、簡介
Cirrhosis為肝臟廣泛的纖維化,並產生許多結節(nodule),導致肝臟結構產生變化。肝硬化在成人並不少見,但在兒童及青少年的討論上較少。在一歲以下的嬰兒,以膽道閉鎖和其他肝內cholestasis較為常見;在較大的兒童及青少年則以肝炎病毒及自體免疫疾病最多。然而,目前仍有5-15%的患者原因不明,可能和脂肪肝或粒線體疾病有關。
二、鑑別診斷
膽道堵塞Biliary obstruction |
Biliary atresia |
(1) 是新生兒慢性膽汁淤積及進行肝臟移植最常見的原因 (2) 可能在出生後2-3個月就出現門脈高壓和肝硬化 (3) 可以分成兩個類型 a. 先天性(congenital): 佔10-20%,一出生就以黃疸表現 且常會合併其他肝外異常(ex.血管、心臟等) b. 後天性(acquired): 佔80-90%,通常在出生後1-2周才開始以黃疸表現 (4) 治療:手術(出生八周前先做Kasai surgery)、肝臟移植 |
Choledochal cyst |
(1) 膽道出現先天性的擴張 (2) 在女性比較多、可以從超音波做出診斷 (3) 可以依照擴張的狀況分成5個等級 (4) 臨床表現triad:腹痛、黃疸、右上腹可以摸到mass (5) 治療:手術切除,並做bilioenteric anastomosis |
其他 |
膽結石疾病、膽道狹窄(stenosis)等 |
家族性肝內膽汁淤積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
Alagille syndrome |
(1) Alagilees syndrome是家族性肝內膽汁淤積最常見的原因 (2) 發生率:10萬分之1,大部分在JAG1基因上出現突變 (3) 臨床表現: →膽汁淤積、典型臉部特徵(高額、尖下巴、兩眼深陷) 心臟異常(peripheral pulmonary stenosis) 脊椎異常(butterfly vertebrae)、20-25%會走向肝硬化 (4) 診斷:通常靠臨床表現診斷,但在初期不易診斷 (5) 病理:膽汁淤積、interlobar膽管↓ (6) 治療:支持性療法 |
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PFIC) |
(1) 包括FIC1 deficiency (ATP8B1)、BSEP deficiency (ABCB11)、MDR3 deficiency (ABCB4)等 (2) 通常在出生第一年就會以膽汁淤積表現 (3) 臨床表現:黃疸、劇癢、成長遲緩、營養不良、肝硬化 茶色尿(Choluria)、Hypocholia等 |
病毒性肝炎 |
(1) B/D肝是造成兒童及青少年肝硬化最常見的病毒 C肝也可能在兒童時期感染,但通常要更晚才會進展至肝硬化 (2) 在新生兒感染,約有80-90%進入慢性帶原 在1-5歲時感染,約有25-50%進入慢性帶原 (3) 預防:避免垂直感染→母親帶原、小孩出生後要打HBIg和B肝疫苗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