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日 星期一

Day148_腦中風系列-part3腦中風的評估與復健



(圖片來源:wikipedia)




1.      評估重點
(1)   認知功能→測MMSE
(2)   全套NE:感覺、運動功能
(3)   吞嚥功能評估
(4)   語言功能評估→aphasiadysarthriadysphonia
(5)   Spasticity評估: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
→注意力集中時,緊張時,其spasticity會增強(可和contracture區分)
→Spasticity是velocity dependent,拉的速度越大,阻力越大,可和rigidity區分
0
肌肉張力沒有增加
1
肌肉張力稍微增加,被動移動時的最後一點有阻力
1+
肌肉張力稍微增加,被動移動時,阻力在關節活動的前1/2出現
2
肌肉張力增加更多,被動移動時,過程中都可感覺有阻力
3
肌肉張力增加很大,被動移動時,阻力都很強,不易移動
4
基本上拉不開,已經類似contracture的狀態
(6)   日常生活評估:FIMBarthel index

2.      Brunstrom level
Stage I
Flaccid, 完全沒有動作產生、低肌肉張力
Stage II
Spasticity,開始產生張力
此時也能看到associated movement
Stage III
Synergy:肌肉張力最強的時期
→開始有自主性的動作,分成flexor synergyextensor synergy
Stage IV
Movement deviation from synergy
開始有獨立的動作出現,肌肉張力開始下降
Stage V
Relative independence from synergy
幾乎可以不受到synergic pattern的影響,可以做更多動作
Stage VI
Near normal:肌肉張力的狀態接近正常

3.      中風患者的復健
(1)   盡量早期開始復健活動,需要多專科的合作
(2)   痙攣控制:運動治療(拉關節)、神經阻斷術(Baclofen、肉毒桿菌)
(3)   控制肩膀疼痛:止痛、抗發炎、運動治療(電療、擺位、控制痙攣)
(4)   大小便控制:
→小便:訓練排尿;藥物(逼尿肌hypersensitivity→給anticholinergic;若是內括約肌太緊→給α blocker);放置導尿管
→大便:定時排便,軟便劑,床邊馬桶等
(5)   吞嚥與營養(見昨天的筆記)
(6)   認知、語言與溝通:鼓勵表達與溝通、增加環境的刺激
(7)   運動訓練

傳統復健治療
感覺動作控制訓練
(1)   包含肌力訓練,關節活動度、平衡訓練、姿勢控制
(2)   常用『工作導向動作訓練』→爬樓梯、用筷子、練精細動作
(3)   本體覺神經肌肉誘發術:關節要有三個平面的運動(對角、螺旋)→用好手帶壞手運動!
上肢治療手法
(1)   上肢的自發性恢復通常比下肢慢
(2)   重量拉力器(練上肢肌耐力);插棒組(練手眼協調);手搖車(肌耐力)
行走訓練→在平行桿內進行步行訓練與平衡
心肺耐力訓練→跑步機、腳踏車
神經肌肉電刺激
→針對三角肌、肩胛上肌電刺激→改善關節半脫位

治療新趨勢
侷限動作誘發治療:侷限好邊,患肢大量練習
對稱性的動作訓練:利用肢體協同動作的特性,誘發associated movement
鏡像訓練:
→利用視覺得刺激誘發患側自主性的運動
→將鏡子放在患者中間,看健側的上肢運動,想像患肢的運動
其他:身體重量支撐跑步訓練、機器人輔助動作治療、虛擬實境、體感覺電刺激等

(8)   輔具的使用

2 則留言:

  1. 如果喜歡這系列文章的話,歡迎加入粉絲專頁Tiny Notes來follow最新的貼文喔!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Tiny-Notes/210589625811849

    本網誌內容僅供學習上參考
    臨床實務上仍需就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
    若您對於相關議題仍有疑惑
    建議您再去蒐尋更多的文獻或是詢問您的醫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