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wikipedia)
一、臨床表現
(1) 患者會有喘、低血氧、雙側alveolar pattern、廣泛的crackles
→通常在誘發因子出現後48-72小時,肺部開始出現惡化
→撐過最初幾天後,氧合和肺部積水狀況會慢慢改善
但有些患者會持續需要呼吸器支持,最後走向肺纖維化
(2) ARDS進展快速,在影像學看到雙側的肺浸潤
二、診斷
(1) 要能夠符合
a. 一周之內持續出現的變化
b. CXR或CT上看到雙側肺部肺水腫
c. 不能用fluid overload或是心臟衰竭來解釋
d. 患者出現低血氧症→可以由PaO2/FiO2來評估缺氧的狀態
輕微ARDS:PaO2/FiO2介於200~300之間
中度ARDS:PaO2/FiO2介於100~200之間
嚴重ARDS:PaO2/FiO2小於100
(2) BAL (bronchoalveolar lavage):能夠看到充滿neutrophil和蛋白質的液體
→Neutrophil:偏高,可能會達到80%
→蛋白質含量偏高→可以做為肺部發炎的證據
(3) 要記得排除其他類似的疾病
包括心衰竭合併雙側肺水腫、廣泛肺泡出血、見質性肺炎、急性嗜酸性球肺炎、快速擴展的癌症
三、治療
(1) 呼吸器支持
a. 原則:High PEEP、Low tidal volume
b. 建議一開始使用full support mode加上鎮靜
(我們的目標設定並不合乎生理,患者會很不舒服)
c. 高PEEP:
→能夠讓肺泡撐開,減少肺泡塌陷造成傷害
→呼吸道高原壓小於30cmH2O,減少barotrauma
→至於PEEP要開多高:ARDS網站上有個FiO2和PEEP之間的對照
→可考慮做Lung Recruitment,短時間持續用一個較高的壓力把肺泡撐開,能夠將塌掉的肺泡撐開,增加可以使用的肺泡數量
d. 低潮氣容積:設定6mL/kg左右→減少呼吸器造成的barotrauma
e. FiO2要積極調降,因為持續維持高O2,會有氧氣毒性的問題,持續幾天就可能導致肺部傷害,甚至纖維化,使脫離呼吸器更為困難
(2) Supportive care支持性療法
→處理造成ARDS的原因
→穩定vital signs、營養支持
→小心呼吸器相關的肺炎→是ARDS常見的併發症
Siegel MD (2014).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Epidemiology, pathophysiology, pathology, and etiology in adults. Retrieved 27th May 2015 from www.uptodate.com.
Siegel MD (2014).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Supportive care and oxygenation in adults. Retrieved 27th May 2015 from www.uptodate.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