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wikipedia)
一、簡介
ARDS,即急性的呼吸道窘迫症候群,其定義為
(1) 一個禮拜以內的變化
(2) 雙側的opacity都增加
(3) 排除心臟衰竭造成的肺水腫,也要排除fluid overload的狀況
二、病生理機轉
(1) 正常的肺部能夠調節水分的移動,讓間質和肺泡保持乾乾的狀態
→如果肺部收到傷害→導致水分調節受影響→影響呼吸交換
(2) 起因自肺泡的受傷→導致廣泛性的肺泡傷害
→受傷→產生發炎因子、cytokine→誘發更多的發炎細胞到肺部
→產生嚴重的發炎反應,導致肺泡上皮和微血管的傷害
→導致肺泡和間質被bloody、proteinaceous的液體填滿
→此外,肺泡的surfactant也喪失,導致肺泡塌陷
(3) 結果:
a. 肺間質和肺泡被液體填滿→導致氣體交換受損
b. Lung的順應性變差:因為肺被液體填充、變硬、不容易撐開
c. Airway resistance會變大
三、ARDS的病理: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1) exudative stage:廣泛性的肺泡受損 (7-10天)
(2) proliferative stage:肺水腫改善,type II alveolar cell增生、鱗狀上皮化、纖維化
(3) fibrotic stage:產生嚴重的纖維化
四、造成ARDS的原因
(1) Sepsis:造成ARDS最為常見的原因→有酗酒者,風險會更高
(2) Aspiration:嗆到(胃部內容物)→胃酸、胃消化酶都有可能
(3) Pneumonia:院外發生ARDS最常見的原因
(4) 嚴重的trauma:肺部挫傷(contussion)、脂肪栓塞、sepsis都有可能
(5) 輸血:TRALI (transfusion 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
(6) 肺部移植:在手術後2-3天→primary graft failure→產生ARDS
(7) 幹細胞移植:可能和高劑量化放療、T cell的免疫反應有關
(8) 藥物:有些藥物過量可能會增加ARDS的風險
(9) 可參考lung injury prediction score (LIPS)→預估病人發展ARDS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