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wikipedia)
一、簡介
Anaphylaxis是嚴重的過敏反應,會影響到多個器官。這樣的狀況通常都會有個明確的trigger,然而,當我們已經詳細詢問病史和評估,卻還是沒有找到明確的過敏原,且已排除特定的狀況(ex. mastocytosis),才能被稱為idiopathic anaphylaxis
二、Anaphylaxis
(1) 嚴重的過敏反應,接觸抗原後出現快速、多器官的影響,甚至可能導致休克、死亡
(2) 經常影響的器官→會影響2個以上的器官
皮膚:潮紅、皮膚癢、蕁麻疹、morbilliform rash、angioedema等
口腔:嘴唇腫起來、嘴唇覺得癢
呼吸:打噴嚏、喉頭水腫(可能stridor)、wheezing、胸悶等
腸胃: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心血管:暈眩、syncope、嚴重者甚至走向shock
眼睛:眼周浮腫、結膜變紅發癢
三、流行病學
→通常在成人,女性較多(70%)
→患者通常本來就會對一些物質有過敏反應
四、病生理機轉
→基本上和已知抗原造成的anaphylaxis相同
→過敏原和mast cell上的IgE結合,並使mast cell分泌大量的histamine
造成anaphylaxis→histamine和typtase急性期會高!
→比較:mastocytosis患者在症狀緩解後,typtase仍然會高
五、分類:依照症狀的頻率和表現分類
(1) 依照頻率:frequent idiopathic anaphylaxis:前兩個月發生兩次;或是前一年發生六次;未達此標準則為infrequent
(2) 依照症狀:generalized:蕁麻疹、angioedema、加上嚴重的系統性症狀
六、診斷:靠排除!要做完整的病史詢問、評估及檢查
→要排除食物、藥物、昆蟲、乳膠等等
→要排除systemic mastocytosis、mast cell activation syndrome、nonallergic angioedema等
七、治療
(1) 急性期的處理
→和一般的anaphylasix相同
→穩定vital signs、立刻給epinephrine,接著給anti-histamine、steroid(作用較慢)等
(2) 長期的控制
→frequent:給predisone和H1 antihistamine至少3個月
→infrequent:不需要給予prophylaxis的治療
(3) 若患者無法停用steroid,可以考慮其他的治療
→有些case report:Omalizumab (anti-IgE的antibody)、Rituximab
如果喜歡這系列文章的話,歡迎加入粉絲專頁Tiny Notes來follow最新的貼文喔!
回覆刪除https://www.facebook.com/pages/Tiny-Notes/210589625811849
本網誌內容僅供學習上參考
臨床實務上仍需就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
若您對於相關議題仍有疑惑
建議您再去蒐尋更多的文獻或是詢問您的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