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wikipedia)
一、簡介
燒燙傷除了造成生命的威脅之外,後續的傷疤、關節攣縮等後遺症也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燒燙傷可以分成六個大類,分別為燙傷(scalds);接觸性灼傷(contact)、火焰(fire)、化學性灼傷(chemical)、電擊(electrical)以及輻射等。
二、流行病學
(1) 嚴重燒燙傷主要出現在男性 (67%)
→發生率以年輕男性最多→接著是小於9歲的小孩
(2) 造成燒燙傷主要的原因:以火焰灼傷(37%)→燙傷(24%)
三、燒燙傷的病生理
(1) 皮膚的結構與功能:
→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層主要的結構
→表皮層Epidermis:表面有一層角質
→真皮層Dermis:由緻密的結締組織所構成→含有許多膠狀的mucopolysaccharide
→皮下組織subcutaneous:脂肪、腺體、皮脂腺、hair follicle等附屬器
(2) 燒燙傷嚴重程度的決定因子
→熱能從heating agent傳到皮膚的速度
→heating agent的性質:比熱、熱容量、熱傳導能力等
→heating agent的溫度
→和heating agent接觸的時間
四、燒燙傷的嚴重程度
(1) 傷口深度
一度燒傷 | 傷害只有到表皮層→皮膚紅、壓痛、疼痛 2-point discrimination仍然完整 幾天後會癒合,不會有疤痕 因為表皮完整,發生感染、代謝異常的狀況少 常見的原因:太陽曬傷 |
淺二度燒傷 | 傷害:表皮層加上真皮層淺層(papillary dermis) 經常會產生充滿液體的水泡 皮膚濕濕的、粉紅、且碰觸到會非常痛 大約需要2-3周才能痊癒,不會有疤痕 |
深二度燒傷 | 傷害:影響到真皮層深層(reticular dermis) 皮膚顏色:紅色、白色;水泡:壁較厚、經常破裂 2-point discrimination變差,但觸壓覺還在 在沒有感染的狀態下,大約需3-6周的時間才能痊癒 |
三度燒傷 | 傷害:影響到皮下組織 皮膚顏色:白色;受損處沒有痛覺 基本上到這個程度的傷口都需要植皮 |
四度燒傷 | 傷害:整層皮膚、皮下組織、甚至更深層的肌肉骨骼 需要大範圍的清創、重建 |
(2) 傷口面積:rule of nine
→頭頸部(9%);前側軀幹(18%);背側軀幹(18%);右手(9%);左手(9%);右腳(18%);左腳(18%);鼠蹊部(1%)
(手掌大小約為1%,可以協助計算分散的面積)
→小孩子的計算不一樣
頭頸部(18%);前側軀幹(18%);背側軀幹(18%);右手(9%);左手(9%);右腳(13.5%);左腳(13.5%);鼠蹊部(1%)
(3) 病人的分類
Major | 1. 二度灼傷面積 →10~50歲:大於25% →小於10歲;大於50歲:大於20% 2. 三度灼傷:大於10% 3. 影響到顏面、眼、耳、鼠蹊部 4. 可能會影響到功能性的損害→四肢 5. 合併嚴重創傷;嗆傷 |
Moderate | 1. 二度灼傷面積 →成人:15-25% →小孩或老人:10-20% 2. 三度灼傷面積:2-10% 3. 沒有嗆傷、重大創傷、電擊等高危險傷害 |
Minor | 二度灼傷面積,成人<15%,小孩或老人<10% 三度灼傷面積:<2% |
如果喜歡這系列文章的話,歡迎加入粉絲專頁Tiny Notes來follow最新的貼文喔!
回覆刪除https://www.facebook.com/pages/Tiny-Notes/210589625811849
本網誌內容僅供學習上參考
臨床實務上仍需就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
若您對於相關議題仍有疑惑
建議您再去蒐尋更多的文獻或是詢問您的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