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Day194_成人thrombocytopenia的鑑別診斷



(圖片來源: wikipedia)



一、定義
Thrombocytopenia的定義為血小板數量小於150000/cumm,血小板低下會造成許多問題,最擔心的狀況有『血小板低於10000/cumm合併自發性出血』以及『血小板低於50000/cumm合併手術的出血』

二、Thrombocytopenia的鑑別診斷
(1)   懷孕婦女:
a.      gestational thrombocytopenia5%的孕婦會出現血小板低下
→大部分很輕微、沒有症狀、懷孕後期出現、生產後恢復正常
b.      如果是嚴重的thrombocytopenia、合併腎功能異常
→考慮HELLP syndrome或是TTP的可能性
HELLP syndrome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Low platelet
常在third trimester出現
孕婦經常合併有孕期高血壓、子癲前症等
TTP:有五大特徵(pentad)
血小板低下(合併瘀血、紫斑)MAHA(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被小血管thrombus弄破)神經學症狀(幻覺、意識改變)腎功能受損發燒

(2)   慢性肝病或是hypersplenism
a.      慢性肝病造成血小板低下的機轉
→脾腫大→導致血小板在脾臟的貯存量↑→總量正常,但周邊↓
  (正常人:1/3存在脾臟;脾腫大:可能90%的血小板都存在脾臟)
→肝臟會製造TPO,和血小板的生成有關
b.      其他造成脾臟腫大的疾病,也都可能造成類似的結果

(3)   ITP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只影響血小板、紅血球及白血球不受影響
→通常患者是本來健康的成年人→突然之間產生的血小板低下
→機轉:產生anti-platelet的抗體

(4)   先天性異常→Gray platelet syndromeMay-Hegglin anomaly

(5)   感染:機轉包括血小板破壞、骨髓抑制、血小板消耗等
→許多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感染都可能造成
HIV造成的thrombocytopenia→單純血小板低下可考慮驗
(1)   primary:可能和直接對megakaryocyte的毒性有關
(2)   secondary infection造成的結果
Sepsis敗血症:造成骨髓的抑制→其他cell line也抑制
→細菌感染:要特別注意leptospirosisbrucellosis
DIC也會造成嚴重血小板低下,合併PTaPTTFDPfibrinogen異常
→瘧疾:合併發燒、溶血性貧血、血小板低下

(6)   藥物
→藥物造成的血小板低下
a.      幾乎所有藥物都有可能造成血小板低下
b.      初次接觸:1-2周產生;第二次接觸:數小時內產生
停藥後大概5-7天左右緩解
HITheparin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詳見Day28筆記)
產生Heparin-platelet factor 4 complex的自體免疫抗體→血小板低下
→化療或放療的副作用

(7)   癌症:機轉包括慢性DIC、骨髓侵犯等

(8)   營養缺乏:葉酸、Vit B12的缺乏→會導致全血球低下的狀況

(9)   TTP-HUS:成人少見,但患者同時有MAHAThrombocytopenia要考慮
a.      HUSMAHAthrombocytopeniaAcute kidney injury
b.      TTPHUS的三個症狀,加上神經學症狀,還有發燒

(10)   骨髓疾病
a.      MDS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b.      骨髓抑制、骨髓衰竭
c.       白血病leukemia:合併不成熟的白血球、血小板↓、貧血
d.      PNH:陣發性夜間血尿症

(11)   風濕免疫疾病:SLE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栓塞、反覆流產)

三、Reference
George JN, Arnold DM (2014). Approach to the adult with unexplained thrombocytopenia. Retrieved 24th May 2015 from www.uptodate.com


1 則留言:

  1. 如果喜歡這系列文章的話,歡迎加入粉絲專頁Tiny Notes來follow最新的貼文喔!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Tiny-Notes/210589625811849

    本網誌內容僅供學習上參考
    臨床實務上仍需就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
    若您對於相關議題仍有疑惑
    建議您再去蒐尋更多的文獻或是詢問您的醫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