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delung’s disease
(1) Case簡介
→48歲男性,因為吞嚥困難和脖子活動受限而來看診
→全身有許多對稱的異常脂肪堆積,導致外觀的改變
(頭頸、軀幹、四肢、上下肢神經根)
→診斷為Madelung’s disease
→後來接受手術切除,抽脂,達到外觀及功能的改善
→但3年後,又有一些局部的復發
(2) Madelung’s disease
→又稱benign symmetric lipomatosis、Launois-Bensaude syndrome
→臨床表現:全身有許多對稱的異常脂肪堆積,導致外觀的改變
→和酒精成癮有關係,戒酒後可以減緩疾病的進程
→可能和粒線體功能失常有關→cytochrome c oxidase的活性↓
→治療:支持性治療、將過多的脂肪切除、但復發率高
2. Caplacizumab for acquired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1) 簡介
→ADAMTS13為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的蛋白酶
→在TTP的患者,其ADAMTS13因為自體抗體的作用,導致活性下降
→導致VWF無法被有效切割,產生許多ultralarge的von Willebrand factor multimers,使VWF容易在小血管處堆積,造成血栓
→臨床表現:Pentad
血小板低下、微小血管內溶血性貧血(MAHA)、發燒
急性腎衰竭、意識變化
→治療:
a. 趕快洗plasma exchange→洗掉autoantibody、ultralarge的von Willebrand factor multimer
b. 免疫抑制劑→減少autoantibody的生成
→Caplacizumab是anti-von Willebrand factor humanized immunoglobulin
Target Von Willebrand factor的A1區,進而減少和血小板的交互作用
→本篇為caplacizumab的phase 2 study,研究其在acquired TTP的治療
(2) 研究方法簡介
a. Caplacizumab能夠抑制巨大的von-Willebrand factor和血小板發生交互作用
b. 本研究為一phase II的臨床試驗,將TTP患者分成兩組,除了洗plasmapheresis之外,一組給皮下Caplacizumab 10mg/d,另一組給placebo,共給30天
c. Primary endpoint:
→治療出現反應的時間(定義為血小板數量恢復正常)
d. Secondary endpoint:惡化、復發的狀況
(3) 結果
→總共有75名病患接受研究 (36用caplacizumab,39人placebo)
→使用Caplacizumab達到反應的時間顯著比placebo來得短
(平均減少39%達到反應所需時間,P=0.005)
→有8名患者停藥後在第一個月復發,且ADAMTS13活性仍低
代表autoimmune的問題仍然存在
→出血相關併發症:在Caplacizumab組較高 (54% vs. 38%)
→其他不良事件:兩組的比例差不多
→死亡:2名placebo組患者死亡;Caplacizumab:則沒有
(4) 結論
使用Caplacizumab能夠讓TTP達到更快的緩解
在使用期間,能夠獲得血小板的保護效果
但使用後,其出血相關併發症會增加,需要小心
3. Incidence of Dementia over Three Decades in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
(1) 簡介
a. 在老年人,失智症是造成失能及依賴非常重要的原因
隨著高齡化時代的來臨,失智症的盛行率應該也會隨著增加
b. 然而,有些研究指出dementia的發生率正在減少,但是顯著性不足
c. Framingham Heart Study是一個長期的心血管研究
研究族群:麻州Framingham小鎮的居民及其後代
研究時間:從1948年一路追蹤到現在
這樣的研究,適合拿來分析疾病盛行率的改變
(2) 研究方法簡介
本次研究總共包括5205名超過六十歲的老人
經過Cox proportional-hazards model分析不同時代失智症的發生率
同時分析不同時代年齡、性別、教育、心血管風險等的交互作用
(3) 研究結果
a. 失智症的累積hazard ratio
→1970晚期-1980早期:3.6/100
→1980晚期-1990早期:2.8/100
→1990晚期-2000早期:2.2/100
→2000晚期-2010早期:2.0/100
b. 失智症的發生率不斷下降
c. 風險降低只有在高中學歷以上的人觀察到
d. 心血管風險的盛行率也漸漸下降(除了肥胖和DM)
(但無法完全解釋失智症盛行率的下降)
(4) 結論
在Framingham heart study中,失智的發生率不斷下降
但實際的原因,目前還沒有辦法完全的解釋
4. Adjunctive Dexamethasone in HIV-Associated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1) 簡介
a. HIV感染若合併隱球菌腦膜炎(Cryptococcal meningitis),每年約造成60萬人死亡→大部分在南撒哈拉、東南亞、南亞等地
b. 儘管給予Amphotericin B和Flucytosine/fluconazole,10周的死亡率仍高達30%,且存活者常有嚴重的失能
c. 在某些中樞神經感染中,輔助性給予steroid能夠帶來好處
‧dexamethasone能夠減少歐洲成人細菌性腦膜炎的死亡率
‧在一篇越南的cohort study,結核菌腦膜炎使用dexamethasone能減少死亡率
d. 隱球菌和結核菌病生理有部分類似,所以研究團隊想要知道,輔助性使用steroid是否能夠減少患者的死亡率?
(2) 研究方法簡介
a. 本篇為一double blind、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b. 研究族群:感染隱球菌腦炎的HIV患者
c. 研究地區:越南、泰國、印尼、烏干達、馬拉威、寮國等國
d. 除了抗真菌藥物,同時隨機給6周的dexamethasone或placebo
(3) 結果
a. 因為安全性的因素,研究提早終止
b. 在第十周的時候,兩組的死亡率分別為
→Dexamethasone組:47%;Placebo組:41%
c. 在第六個月的時候,兩組的死亡率分別為
→Dexamethasone組:57%;Placebo組:49%
d. 在第十周時,患者失能的比例在Dexamethasone組顯著較高
e. 不良事件在Dexamethasone組也較高 (667 vs. 494)
→感染、腎臟、心臟的不良事件皆較多
f. 在Dexamethasone組,CSF清除隱球菌的時間也比較慢
g. 此研究結果在各國家都相同
(4) 結論:在感染隱球菌腦膜炎的HIV患者,使用Dexamethasone反而會增加死亡率、不良事件發生率以及失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