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1日 星期四

Day335_Cauda equina syndrome part2


(圖片來源: wikipedia)



一、鑑別診斷
Cauda equine syndrome vs. conus medullaris syndrome

Cauda equina
Conus medullaris
傷害位置
L2-薦椎
以神經根受傷為主
L1-L2
傷害到sacral cord
症狀對稱
通常不太對稱
通常對稱
疼痛
明顯、不對稱
通常在會陰部
motor
無力、甚至到癱瘓
正常到輕中度無力
感覺異常
不對稱
對稱分布
反射
下肢無反射
Bulbocaverous (-)
下肢無反射
如果傷害較高位,bulbocaverous可能保留
括約肌
失去功能
早期且嚴重的腸道、膀胱、性功能缺損
預後
相對較佳
相對較差

二、併發症
→神經性膀胱/腸道、滿溢性尿失禁、甚至導致水腎、腎病變
→臥床→DVT、褥瘡、骨質疏鬆、各種感染
→其他:慢性疼痛、憂鬱、性功能障礙等

三、診斷
(1)   基本上臨床病史和PE就能夠診斷
(2)   後續須要進一步檢查,定位且診斷出病灶→CTMRI

四、治療
(1)   處理造成Cauda equina的原因
(2)   藥物治療
→受損出現後8小時內給予methylprednisone
→受損72小時內給ganglioside GM1
(3)   急性Cauda equinesyndrome要早期處理、盡早手術減壓 (<48小時)
(4)   早期復健
(5)   處理併發症:
→尿失禁(2011FDA通過肉毒桿菌在此的使用)
→便秘:使用軟便藥物、並自己挖大便
→褥瘡(2小時翻身)DVT(亞洲人較少,歐美需預防性給heparin)
→異位性骨化症(heterotopic ossification)bone scanALK-P
治療:伸展運動、給etidronate、放射線、手術切除(穩定/成熟後)
→使用輔具、避免關節攣縮

五、病人衛教
→排便/排尿訓練;自行導尿、挖大便
→避免長期臥床的併發症:褥瘡、DVT、各種感染
→積極復健和訓練

Reference: Medscap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