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mage: Cocaine-Induced Coronary-Artery Vasospasm
(1) Case簡介
a. 58歲女性,因為間歇性胸悶痛來到急診室,使用NTG後,症狀緩解
b. 過去病史:高血壓、抽菸喝酒、高血脂
2個月前有類似事件→Angiogram正常
c. 這次急診,心肌酵素↑、心臟超音波看到心包膜有些積液、收縮功能正常→懷疑是myopericarditis而收住院,給steroid治療
d. 住院第三天→突然心跳停止,CPR 5分鐘後ROSC
→EKG:顯著的ST elevation
→做心導管,看到冠狀動脈spasm→給予血管內NTG後緩解
→尿檢:cocaine (+)
e. 診斷:因為使用古柯鹼→導致冠狀動脈spasm→心臟缺氧跳VF
f. 最後患者因為MI後的併發症而過世
(2) Vasospastic angina (之前稱為Prizmental angina)
可參考: TINY Notes Day26
2. Metformin versus Placebo in Obese Pregnant Women without Diabetes Mellitus
(1) 簡介
a. 肥胖的盛行率越來越高,懷孕女性肥胖的問題也越來越高
→在英國約有1/5;在美國則有1/3的懷孕女性有肥胖的問題
→會增加媽媽和嬰兒的短期長期的併發症
→目前主要使用飲食和生活型態改變來減少懷孕肥胖的問題
但效果通常都不是很好
b. Metformin能夠降低胰島素阻抗,廣泛應用於妊娠糖尿病
→但在肥胖(BMI>35)、無DM的懷孕女性使用,是否能帶來好處?
(2) 方法
→這是一個double 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研究族群:BMI大於35歲,且無糖尿病的孕婦
→隨機分成兩組,一組用Metformin (3g/d),一組用placebo
→使用時間:從懷胎12-18周直到出生
→Primary outcome:胎兒出生體重的Z score是否會下降大於0.3個SD
→Secondary outcome:媽媽懷孕期間增加的體重、GDM和子癲前症的發生率、胎兒不良事件的比例
(3) 結果
a. Metformin組有202人,placebo 198人
b. 兩組胎兒出生體重的Z score並無顯著差異
c. 使用Metformin組,媽媽在懷孕期間增加的體重較少
出現子癲前症的比例也下降
d. 但妊娠糖尿病、巨嬰、胎兒不良事件的比例並沒有顯著差異
(4) 結論
在BMI大於35的孕婦,使用Metformin可以減少媽媽懷孕期間增加的體重,但對於胎兒出生體重並無顯著影響。
3. Routine Amoxicillin for Uncomplicated Severe Acute Malnutrition in Children
(1) 簡介
a. 嚴重急性營養不良大約影響了全世界1900萬名5歲以下的兒童
→導致極高的死亡率和疾病
→需要專門的營養以及醫療介入來降低死亡率
b. 在嚴重營養不良的狀況下,細菌性感染會讓情況更為複雜
且在醫院治療時,很容易遭受院內病原菌的感染
在1999年,WHO建議治療嚴重營養不良者要常規打廣效抗生素
c. 然而,近年評估指標改變,急性嚴重營養不良者的數目是之前的4-5倍,併發症數量也比之前來得低→處置也需要跟著改變
d. 2007年,WHO提出『Community based model』
在無併發症的急性嚴重營養不良者,可以在家治療加上Ready-to-use therapeutic food (RUTF)
e. 究竟,在這樣Community-based的治療下,是否需要常規給予抗生素?
(2) 研究方法簡介
→這是一篇double-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 (在尼日Niger)
→隨機將無併發症的急性嚴重營養不良兒童,分成兩組
一組使用amoxicillin,一組用placebo,持續7天
→Primary outcome:在8周後的營養恢復狀況
(3) 研究結果
→總共2399兒童參與研究 (1199人用amoxicillin,1200用placebo)
→營養恢復狀況
a. amoxicillin組:65.9%
b. Placebo組:62.7%
→在營養恢復的狀況,兩組間沒有顯著的差異
→secondary analysis:用Amoxicillin能夠減少這些孩子被收入院的比例
(26.4% vs. 30.7%)
(4) 結論
在無併發症的急性嚴重營養不良者,常規使用抗生素在營養恢復上並沒有帶來顯著的好處。
4. Image: Katayama fever
(1) Case簡介
a. 24歲的荷蘭醫學生,出現7周的乾咳和倦怠;以及2周的腹瀉,身體也出現許多不癢的疹子
b. 2個月前,他人在烏干達,也曾經在尼羅河中游泳
c. PE:軀幹出現很多小的丘疹
抽血:看到eosinophilia、肝功能稍微升高
X光:肺部出現一些ill-defined nodular
d. 後來檢測Schistosomal血吸蟲的antibody (+)
皮膚切片:看到嗜酸性球浸潤,但沒有蟲卵
e. 患者後來診斷為急性血吸蟲反應(Acute schistosomiasis),又稱為片山熱(Katayama fever)
(2) 片山熱Katayama fever
→血吸蟲在成熟過程中,抗原暴露,進而誘發人體的免疫反應
→通常在接觸後2-10周開始出現症狀
→臨床表現:發燒、咳嗽、蕁麻疹、疲倦、嗜酸性球↑、短暫的肺浸潤
→治療:給一劑Praziquantel (急性期後給)→通常可以完全治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