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wikipedia)
一、簡介
脊髓大約終止於L1-L2之間,最尾端為Conus medullaris,後面接著是一條一條的神經根,也就是所謂的馬尾(Cauda equina)。Cauda equina屬於PNS,源自於低段腰部和薦部神經,支配了下肢的感覺運動、會陰部的感覺、括約肌的運動(S2-S4),以及膀胱/直腸的副交感神經功能(S2-S4)等。
二、病生理機轉
(1) Conus medullaris受損:同時有upper和lower motor neuron sign
Cauda equine受損:屬於PNS,有lower motor neuron sign
(2) 造成Cauda equine syndrome的成因主要是壓迫
→常見原因包括創傷、Lumbar stenosis、椎間盤突出、腫瘤、感染、Spinal bifida、醫源性等
→創傷:脊椎骨折或脫位,導致神經受到壓迫
→椎間盤突出:主要在L4-L5;L5-S1的地方
→Spinal stenosis:可能因為發育異常或是退化導致
→腫瘤:原發性或轉移性都可能
a. 原發性:myxopapillaryependymoma (馬尾最常見的腫瘤)
Schwannomas:良性、髓鞘找出來
b. 轉移性:在馬尾區的轉移相對少見
→慢性發炎:慢性AS可能導致spinal stenosis或骨折→產生症狀
→感染:Epidural abscess (以S. aureus最多)、TB等
→醫源性:手術中造成的傷害
三、臨床表現
(1) Cauda equine syndrome會出現Lower motor neuron signs
(2) 常見的表現包括下背痛、單側/雙側坐骨神經痛、會陰部感覺異常、大小便失禁、下肢無力/感覺異常、下肢反射消失
(3) 下背痛:分成局部痛或是轉移痛
→局部痛:來自軟組織/脊椎的深部疼痛
→轉移痛:因為神經受到壓迫,所產生尖銳的疼痛
(4) 排尿功能也常受到影響
→難以啟動排尿、尿液滯留、尿道感覺變差
→通常先有尿液滯留,後續出現滿溢性尿失禁(overflow)
(5) 腸道功能也受到影響→失禁、便秘、失去anal tone
(6) PE:
→看到反射下降、下肢感覺異常、muscle power變差
→Lower motor neuron signs:肌肉萎縮、反射變差、Barbinski (-)
→感覺/運動的缺損分布較不對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