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日 星期日

[NEJM tiny summary] Summary 24_20151231


本篇首先感謝嘉興提供前三篇精彩的Summary !!!!!

NEJM這次一口氣收錄了三篇關於HCV的治療。三篇收案的population剛好把幾乎所有情況都考慮進去,包括感染哪一種病毒型 (1~6),有沒有肝硬化(cirrhosis),以及肝硬化的有沒有達到無法代償的程度(compensated or decompensated),以下分別探討:

1.      Sofosbuvir and Velpatasvir for HCV Genotype 1,2,4,5,6 infection
(1)   簡介
a.       HCV (C型肝炎病毒)
→單股RNA病毒,為黃熱病毒科(Flavi virus)
→分6種基因型,感染了全球15千萬人口
→慢性感染HCV會造成:肝硬化,肝衰竭,肝癌(HCC)
b.      之前的藥物不是限制太多 (病毒的抗藥性、有些基因型不適用、肝硬化的程度),有些藥物也有顯著的副作用,如Ribavirin已知會造成血液方面的副作用和致畸胎性。
c.       Sofosbuvir:是一種 針對HCV 核甘酸聚合酶(nucleotide polymerase)抑制劑,目前已經被批准能與許多藥物(RibavirinNSFA inhibitor…)治療HCV
d.      Velpatasvir:則是一種 新型NS5A(non-structural 5A) inhibitor,可以抑制幾乎所有基因型(1~6)HCV Replicon
e.       先前的phase 2 試驗,已經證實在廣泛的病人群(包含先前治療與否、各種基因型病毒、有無代償性肝硬化)中,使用Sofosbuvir合併Velpatasvir顯著提高了病毒反應率***(反應率指的是 血清中 HCV RNA < 15IU/ml)
f.       本篇乃為phase 3double-blindedplacebo-controlled ASTRAL-1的臨床試驗,欲探討使用Sofosbuvir合併Velpatasvir治療HCV病患12周的效果與安全性。
(2)   結果
a.       受試者:741位罹患慢性C型肝炎病毒感染,包含先前治療或沒治療過,HCV基因型1,2,4,5,6,以及有或沒有代償性肝硬化(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的患者
b.      Sofosbuvir + Velpatasvir  Versus  Placebo(不過HCV 5 收案人數過少所以全部以Sofosbuvir + Velpatasvir治療)
→治療結束後第12周的持續的病毒反應率:Sofosbuvir + Velpatasvir (99%!!幾乎所有病人都有反應>//<) >  Placebo (0%)
→不過有兩位基因型第一型的HCV病人,病毒有復發(Relapse)
→發生嚴重副作用:2%
(3)   結論:對於感染HCV基因型1,2,4,5,6的病患,無論先前有沒有治療過,包括已經肝硬化的病人,使用Sofosbuvir + Velpatasvir有很高且持續的病毒反應率!!

2.      Sofosbuvir and Velpatasvir for HCV in pts with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1)   簡介
a.       NEJM本週收錄的前兩篇共涵蓋了三個phase 3的試驗ASTRAL-1 ASTRAL2 ASTRAL3;顯示使用 Sofosbuvir and Velpatasvir 12週,可以治療感染HCV(所有型genotype 1~6)的病人,無論是還沒肝硬化,已經肝硬化但肝臟還可以代償(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的病人都有很高的反應率並能維持12
b.      所以下個問題就是,那對於 已經肝硬化而且無法代償(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的病人來說,Sofosbuvir and Velpatasvir效果又是如何?
c.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指的就是(Child-Pugh-Turcotte class B)的肝硬化
d.      目前治療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的方法為:
 Liver transplantation
Ledipasvir - Sofosbuvir plus ribavirin使用24
(但只獲准用於基因1~4的病人)
e.       本篇乃為phase 3open-labelplacebo-controlled ASTRAL-4的臨床試驗,欲探討使用Sofosbuvir合併Velpatasvir治療HCV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病患,12週以及24週的效果與安全性,同時探討Ribavirin的角色。
(2)   結果
a.       受試者:267位罹患慢性C型肝炎病毒感染,包含先前治療或沒治療過,HCV所有基因型共1~6型,且 無法代償的肝硬化患者。
[Sofosbuvir (簡稱S)Velpatasvir (簡稱V)Ribavirin (簡稱R)]
本研究比較 S+V(12)S+V+R(12)S+V(24)三組
b.      治療結束後 12周持續的病毒反應率:三組無顯著差異(by post-Hoc analysis)
        83% (S+V x12) vs. 94%(S+V+Rx 12) vs.86% (S+V(24)
c.       嚴重副作用的比率:
      19% (S+V x12) vs. 16%(S+V+Rx 12) vs. 18% (S+V(24)
      主要的副作用是:疲倦、嘔吐、頭痛,貧血
(3)   結論:對於感染HCV代償不全的肝硬化病人,無論先前有沒有治療過,無論有沒有使用Ribavirin,使用Sofosbuvir + Velpatasvir 12 24週都有很高且持續的病毒反應率!!

3.      Wound Irrigation for the initial management of open fracture wounds
(1)   簡介
a.       開放性骨折 (Open fracture) :為了促進骨頭癒合並避免感染,往往需要徹底的沖洗(irrigation)   清創 (debridement) 
b.      然而 沖洗的方式,包括 沖洗液的種類    沖洗的壓力,一直都還在爭議中:
High pressure的沖洗,將細菌或污染沖掉的效率可能比較高但也比較容易損毀骨頭
Castile soap:因為肥皂溶液同時具有極性和非極性的分子,所以也許可以溶解一些單純用水無法沖洗帶走的微粒。
c.       本篇乃為 2 by 3 factorial design (意即總共有6種治療方式),欲探討使用不同壓力以及不同種類的沖洗液,治療開放性骨折的效果。
(2)   結果
a.       受試者:2447位開放性骨折的患者,按  2 X 3 方式隨機分組

High P
Low P
Very low P
生理食鹽水(NS)



肥皂液Castile soap








b.      在做完第一次手術後,因為各種原因(感染、傷口癒合不佳),需要在12個月內再做一次手術(re-operation)的比率:
→不同壓力的沖洗方式的reoperation rate之間沒有差別
   (high vs. low vs. very low = 13.2% : 12.7% : 13.7%)
→不同種類的沖洗液的reoperation rate:生理食鹽水較低
   NS (11.6%) < Soap (14.8%)
(3)   結論:對於開放性骨折的傷口進行沖洗時,手術率跟沖洗的速率無關!!但使用肥皂水沖洗的再手術率,會比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還要來的高。

4.      Planned Out-of-Hospital Birth and Birth Outcomes
(1)   簡介:
a.       美國近幾年來,計畫性的醫院外生產越來越多
→2004-2008增加20%,而2008-2012年增加60%
目前醫院外生產大約占所有出生的0.89%
b.      較少研究比較『醫院生產』和『醫院外生產』
之前研究主要著重在『最後生產處』而不是『一開始計畫生產處』
  (ex. 原本打算在家出生,可是後來出狀況改去醫院算成醫院的)
因此本研究以『一開始計畫生產處』為參考,比較兩者的差異
研究地區取Oregon
  2012年,全Oregon居家生產比例達2.4%,為全美最高
  2012/1/1Oregon在出生證明記載『一開始計畫生產處』
  因此可以利用這個data,做居家生產和醫院生產的比較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為一篇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分析2012-2013年,全Oregon出生的新生兒
利用當初記載的『一開始計畫生產處』進行分析
比較兩個族群新生兒的mortality morbidity;母親的morbidity;介入的產科procedure
(3)   結果
計畫性在醫院外生產的死亡率,顯著較計劃在醫院內生產的高
  (3.9/1000 vs. 1.8/1000P=0.003)
在醫院內生產:
  出現新生兒seizure的比例較高;入住新生兒加護病房比例較高
在醫院外生產,產科procedure介入的比例顯著較低
(4)   結論
計畫性在醫院外生產,新生兒的死亡率顯著較高
但是看絕對風險,其實兩者都很低

5.      Image: Air bronchogram
(1)   Case簡介
26歲女性、因為SLE造成末期腎病變ESRD
出現發燒咳嗽、診斷為肺炎、後來更進展至ESRD
後來on上了ECMO,以支持換氣的功能
當時的X光,能看到雙側肺部嚴重浸潤,出現Air-bronchogram
CultureMoraxellaH. influenza→antibioticssupportive care
最後成功脫離ECMO和呼吸器
(2)   Air-bronchogram
→是Alveolar pattern非常重要的表現

→成因:肺泡被(血水膿細胞蛋白石)佔滿,使支氣管可被對比顯影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