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wikipedia)
一、長期併發症
(1) 包括小血管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
大血管病變→心臟、腦、周邊血管
(2) 病理機轉→Harrison提出四個假設
a. 因為持續高血糖,導致過度糖化的產物生成(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生成
→會和蛋白質連結,促進動脈硬化、內皮功能受損,造成傷害
b. 血糖升高會促進葡萄糖走向『Sorbitol pathway』
→會改變細胞的電位,增加細胞osmolality,產生自由基
(但臨床上給抑制sorbitol pathway的藥物,並沒有看到併發症減少)
c. 血糖升高會促進DAG→促進PKC(protein kinase C)的活化
→會改變基因表現,造成併發症出現
d. 血糖升高會促進Fructose-6-phosphate生成
→影響內皮細胞蛋白質的功能
(3) 血糖如果有良好控制,可以減少長期併發症的產生!
(4) 小血管病變
→腎病變:
→視網膜病變:
→神經病變:(詳見之後的筆記)
(5) 大血管病變:增加冠狀動脈疾病、周邊血管疾病的生成
※周邊血管疾病可能導致間歇性跛行、疼痛、組織壞死
但因為神經病變的因素,所以可能比較不會疼痛(易忽略傷口)
PE可見pulse下降、變冷、蒼白等
治療可以給anti-platelet (ex. Plavix)、Cilostazol (Pletaal)等
(6) 其他病變:
a. 勃起功能障礙:
→40-60%的男性DM患者有
→成因:神經受損、小血管病變、藥物、testosterone不足、心理等
→診斷:先測血中testosterone,如果小於300,在早上9點前再驗一次,同時要驗PSA和prolactin
→若testosterone低,且PSA及prostate正常,考慮給testosterone
同時可以給PDE5 inhibitor (ex. 威而鋼)
b. 糖尿病足
→因為神經病變,常會導致糖尿病患者的腳產生變形
→因為血管病變,患者傷口不易癒合,一旦感染就很麻煩
加上神經病變,患者可能會較晚才發現自己有傷口
→傷口感染要積極治療,不然後續可能產生壞死,甚至需要截肢
c. 白內障:DM讓白內障提早發生,可能和Sorbitol在水晶體堆積有關
d. 感染:嚴重DM會有免疫抑制,在台灣要小心K. pneumonia的感染
(關鍵字:DM、kp、肝膿瘍、眼內炎)
二、治療原則
(1) 目標→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壓;緩解症狀;避免出現慢性併發症
(2) 血糖的控制目標
→血糖目標:空腹70-130mg/dL,飯後血糖小於180mg/dL
→HbA1c小於7
→在有CV風險的病人,控制過於嚴格反而會增加死亡率
(低血糖是可能死人的!!!)
(3) 血壓的控制目標
→JNC 8:小於140/90 mmHg
→建議以ACEi、ARB為第一線的用藥
(4) 血脂的控制目標
→LDL<100,Cholesterol<150,HDL男生大於40,女生大於50
→如果有CV risk,LDL目標小於70mg/dL
三、治療
(1) 飲食衛教→均衡的飲食
→熱量:女性約1000-1500,男性約1200-1800→依照活動調整
→比例:醣類45-65%,蛋白質10-30%,脂肪<30%
→體重:下降5-10%左右
(2) 運動→可以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fasting/postprandial glucose
→目標:每周150分鐘
Washington p849~p853
如果喜歡這系列文章的話,歡迎加入粉絲專頁Tiny Notes來follow最新的貼文喔!
回覆刪除https://www.facebook.com/pages/Tiny-Notes/210589625811849
本網誌內容僅供學習上參考
臨床實務上仍需就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
若您對於相關議題仍有疑惑
建議您再去蒐尋更多的文獻或是詢問您的醫師
內文若有錯誤,煩請指正!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