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Day284_Psoriasis part1

(圖片來源: wikipedia)

一、簡介

乾癬是個常見的慢性皮膚疾病,因為免疫系統的失調,導致上皮增生、出現大量的脫屑性病灶,可以再依照型態分成許多種類。

二、病生理機轉

(1)   乾癬是個有先天、後天免疫系統參與的複雜疾病
→以上皮的過度活化為表現
→患者上皮的增值率達到20倍以上,但是汰換時間從28天縮為4
導致患者出現大量的脫屑性病灶
(2)   大致的機轉如下
抗原刺激dendritic cell、先天免疫細胞
→產生cytokine (ex. IFN-alpha),活化皮膚的myeloid dendritic cell
→產生IL-23IL-12→促進T cell的活化和分化
→活化的T cell會產生cytokine
→促進角質細胞的活化並產生cytokine→活化免疫細胞
→最後產生一個正向循環、造成乾癬

三、病理

(1)   上皮增厚、上皮的角質層中分化異常、仍然有細胞核
(2)   上皮層內出現許多micro-abscess
(3)   Dermal papilla內的微血管擴張、淋巴球浸潤
Rete ridges會變長

四、流行病學

(1)   成人的psoriasis盛行率約0.91~8.5%;兒童約0~2.1%
(2)   疾病的盛行率隨著緯度升高而逐漸增加
(3)   男女比差不多,好發年齡:兩個peak,分別為30-39歲、50-69
(4)   危險因子:基因、環境、行為都會影響
→基因:HLA-Cw6 (早發性乾癬)HLA-B13HLA-B27HLA-DR7高度相關
→誘發因子:TIDE 潮汐起伏
(a)   trauma
(b)   Infection:鏈球菌感染後出現滴狀乾癬GuttatepsoriasisHIV
(c)    Drugsbeta blocker、鋰鹽、抗瘧藥等
(d)   Emotion:壓力



Feldman SR (2015). Epidemiology,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diagnosis of psoriasis. Retrieved 2015 Oct 19th from www.uptodate.com
Feldman SR (2015). Treatment of psoriasis. Retrieved 2015 Oct 19th from www.uptodate.com
Blauvelt A, Ehst BD (2015). Pathophysiology of psoriasis. Retrieved 2015 Oct 19th from www.uptodate.com

1 則留言:

  1. 如果喜歡這系列文章的話,歡迎加入粉絲專頁Tiny Notes來follow最新的貼文喔!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Tiny-Notes/210589625811849

    本網誌內容僅供學習上參考
    臨床實務上仍需就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
    若您對於相關議題仍有疑惑
    建議您再去蒐尋更多的文獻或是詢問您的醫師

    內文若有錯誤,煩請指正!感激不盡!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