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wiki[edia)
一、簡介
Craniopharyngioma是個從Rathke’s pouch的remnants長出來的腫瘤,位置主要在sella附近,是個『切片良性、表現惡性』、且不容易治療的腫瘤
二、流行病學:
→不常見,約佔兒童腦瘤的5-10%
→年齡分布:bimodal→5-14歲一個peak,50-75歲一個peak
三、病理
(1) 是個上皮的腫瘤→長在腦垂腺stalk附近 (suprasellar area)
(2) 組織上是低度惡性的腫瘤,且會有solid和cystic的成分
(3) 是個從Rethke’s pouch的殘餘組織所長出的腫瘤
四、臨床表現
(1) 視力:因為腫瘤壓迫視神經,進一步導致視野缺損、甚至視力喪失
→視野缺損的方向要看腫瘤壓迫的位置
→常見腫瘤將optic chiasm向下向前壓→導致雙眼外下側視野缺損
Pituitary adenoma則會將optic chiasm向上推,導致外上側視野缺損
(2) 內分泌:如果壓迫到腦垂腺,導致賀爾蒙失調
(3) 頭痛:早晨時頭痛→50%患者有
五、診斷
→MRI:腫瘤本身有『鈣化』『不均質』『有solid和cystic part』
→要能夠和pituitary adenoma做出區別!
六、治療
(1) 手術:幾乎所有的case都要開刀→能夠緩解症狀
→可以做TSS (經蝶竇),或是傳統開顱手術
→不容易開乾淨,若有residual tumor→容易復發
→併發症:傷到腦垂腺會導致激素↓、視力缺損、血管傷害等
放射治療→照residual tumor→可以選擇gamma knifeHarsh GR, Recht LD, Marcus KJ (2015) Craniopharyngioma. Retrieved 2015 Aug 14th from www.uptodate.com
如果喜歡這系列文章的話,歡迎加入粉絲專頁Tiny Notes來follow最新的貼文喔!
回覆刪除https://www.facebook.com/pages/Tiny-Notes/210589625811849
本網誌內容僅供學習上參考
臨床實務上仍需就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
若您對於相關議題仍有疑惑
建議您再去蒐尋更多的文獻或是詢問您的醫師
內文若有錯誤,煩請指正!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