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 星期一

[NEJM tiny summary] Summary 28_20160128






1.      Acalabrutinib (ACP-196) in relapsed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by嘉興)
(1)   簡介
a.      CLL
→是西方國家最常見的Leukemia
→最好發在老人身上,中位數約為72
BTK (Bruton tyrosine kinase)B-cell receptor以及chemokine receptor下游重要的訊息傳遞者,也關係到CLL細胞的存活、複製、組織聚集
b.      Ibrutinib
是第一代Bruton's tyrosine kinase的抑制劑
Irreversible (無法回復) 結合在 BTK 上面的 C481 (也就是 BTK ATP 結合位)
→先前的研究指出:單純使用 Ibrutinib,無論作為CLL第一線治療  或是 CLL復發的病人都有很好的效果
→作為 CLL 第一線治療時,病人很少會復發,但高風險族群(17p deletion   unmutated IGVH) 仍有較大機會復發(CLL繼續進展  或是  Richter's transformationCLL變成 large cell lymphoma)
→除了結合BTK,也有可能結合到其他酵素像是:EGFRTECITK,而有可能產生副作用像是 皮膚紅疹、腹瀉、出血等,造成病人停用Ibrutinib
c.       Acalabrutinib
→第二代Bruton's tyrosine kinase的抑制劑
→相較於IBrutinib 的改進:比較不會結合在其他酵素 (EGFRTECITK),半衰期短,口服吸收率較好
→本篇乃為phase 1-2, multicnter study 欲探討Acalabrutinib用於治療 CLL 病患 的效果與安全性

(2)   結果
受試者:先前經過治療 而復發的 CLL患者
-這些CLL復發患者,有31% 17p 13.1 deletion75% unmutated IGVH
→副作用大部分都是 Grade 1-2:頭痛、腹瀉、增重,
→反應率:整體反應率 95% (部分反應: 85% 部分反應但仍有lymphocytosis10%)
17p 13.1 deletion的病人族群:反應率更高 (100%)

(3)   結論:對於CLL復發的患者而言,Acalabrutinib 有很好的效果與可接受的安全性,包含那些基因預後較差的病人(17p 13.1 deletion)

2.      ImagePrimary and Secondary syphilis
(1)   Case簡介
68歲男性、上嘴唇有個無痛性潰瘍,持續約6
→手掌腳掌看到脫屑性、邊界清楚的紅色斑塊
Lab:檢查是Treponema pallidum
→結論:同時出現『primary』和『secondary』梅毒表現!!
→給Penicillin G benzathine治療→治療完全
primarysecondary症狀同時出現很少見
  可能和原來有梅毒,後來又被感染(superimposed second infection)
(2)   Primary syphilis:無痛潰傷 (硬性下疳)
(3)   Secondary syphilis
→偉大的模仿者great mimicker
→紅疹、手腳掌脫屑性病灶、發燒、倦怠、掉髮(Moth-eaton)

3.      Belatacept and Long-Term Outcomes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
(1)   簡介
(a)   腎臟移植後使用免疫抑制劑,可以改善短期的預後
→但是長期的存活率,其效果目前仍然不清楚
→此外,其他新的免疫抑制劑的研究也很有限
(b)   Belatacept
→可以和CTLA-4結合,選擇性阻斷costimulation blocker
  進而阻斷T cell的活化
→不會有calcineurin抑制劑的副作用
→於2011年通過美國FDA (根據BENEFIT study3年資料)
→本篇研究為BENEFIT study7年的分析
(2)   研究方法簡介
腎臟移植後的患者,分成三個組別
1:使用高強度的Belatacept
2:使用較低強度的Belatacept
3Cyclosporine
(3)   研究結果
a.      總共收入666名腎移植者
7年之後三組分別剩下153人、163131
b.      不論使用高強度或較低強度的Belatacept都能減少死亡和graft loss
→組1比上組3hazard ratio0.57 (CI: 0.35-0.95)
→組2比上組3hazard ratio0.57 (CI: 0.35-0.94)
c.       使用Belatacept,其平均eGFR的變化→增加
但使用cyclosporine組,平均eGFR則會↓
(4)   結論
移植後7年,使用Belatacept組的患者及移植腎臟的存活率,還有平均eGFR 皆比cyclosporine組高

4.      Preval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ians Prone to Malpractice Claims
(1)   簡介
這篇研究簡單來說是想要分析『經常被告的醫師』和『不常被告』的醫師,究竟兩者之間是不是有所差別?如果有些醫師特別容易被告,他們究竟有哪些特質?是不是可以更早找到這群人,給予所需的支持?
(2)   研究方法簡介
→分析2005~2014年,美國66426paid claims (醫療訴訟敗訴後付錢)
→這些paid claim總共針對54099名醫師
→使用多變項分析,分析容易產生醫療訴訟醫師的特質和風險
(3)   結果
→其中,有1%的醫師,囊括了32%paid claim
→大部分(84%)醫師只有一件paid claim(佔總數68%)
  更少部分醫師(4%)有三件paid claim (佔總數12%)
→之前敗訴數量越多,之後被告風險會越高
→科別:神經外科paid claim的風險,比精神科高4
        (前三名:神外 骨科 一般外)

(4)   結論:少部分醫師 囊括了高比例的paid claim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