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 Randomized Trial of Intensive versus Standard Blood-Pressure Control
(1) 血壓的控制,究竟要達到怎麼樣的目標,才能減少併發症的發生呢?
降血壓能夠減少中風、MI、心衰竭的發生→但目標為何?
本篇研究想評估較嚴格的SBP控制(<120mmHg),是否能夠減少併發症?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 (SPRINT)
(2) 研究方法
→總共收9361個人,其血壓大於130mmg,且有CV risk↑,無DM
→評估嚴格的血壓控制(SBP<120),和標準血壓控制(SBP<140mmHg)
→Primary outcome:發生MI、ACS、stroke、HF、心血管原因的死亡
(3) 結果
→嚴格控制組:平均血壓121.4mmHg
標準治療組:平均血壓136.2mmHg
→研究追蹤3.26年就終止,因嚴格治療組的primary outcome顯著較低
(1.65%每年 vs. 每年2.19%)
→死亡率在嚴格控制組也顯著較低 (Hazard ratio:0.73)
→低血壓、syncope、電解質異常、AKI等狀況在嚴格控制組比例較高!
小編小語 Subgroup analysis發現大於75歲,嚴格控制組的outcome也較佳喔 這點就和JNC 8 guideline提到,年紀較大無CKD無DM可以放寬到150/90有點不同~~或許之後guideline也會有所變化 |
(4) 結論:
嚴格控制組(<120mmHg)能夠顯著降低許多併發症與心血管相關的死亡
2. Empagliflozin,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nd Mortality in Type 2 Diabetes
(1) Empagliflozin為SGLT2 inhibitor,是DM治療的新藥
除了降血糖外,也能減少體重和血壓;但要小心生殖道感染
在EMPA-REG OUTCOME trial中,本研究想要評估Empagliflozin對於有高心血管風險的T2DM患者,是否能夠減少CV的morbidity和mortality?
(2) 患者族群:
→大於18歲的T2DM患者 (BMI < 45,eGFR > 30),且有心血管疾病
(1) 在分組前,至少12周沒有使用降血糖藥→HbA1c介於7-9之間
(2) 在分組前,至少使用超過12周的血糖藥→HbA1c介於7-10之間
(3) 研究方法
→將參與者隨機分成10mg、25mg、placebo三組
→primary outcome: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MI、stroke
→Secondary outcome:primary outcome加上因為unstable angina而住院
(4) 研究結果
→總共收入7020名患者
→primary outcome:SGLT2組vs. placebo:10.5% vs. 12.1% (p=0.04)
→兩組間MI發生率、中風發生率並沒有達到顯著差異
但empaglifozin組的CV死亡率、心臟衰竭住院、整體死亡率顯著較低
→Empaglifozin組的生殖道感染顯著較高
(5) 結論
在有高心血管風險的T2DM病人,加上Empaglifozin能夠降低整體死亡率
3. Home use of an artificial beta cell in T1DM
(1) 簡介:
傳統的隨身性胰島素pump為open-loop system,即患者監控血糖後,再自行調整胰島素的量,以達到血糖的控制。而這篇談到的『close loop insulin delivery system』,也就是所謂的人工beta cell,其將『偵測血糖的系統』和『注射胰島素的系統』結合,並利用電腦公式及時調整胰島素的用量。之前的研究主要評估在醫院使用的安全性,本篇研究則探討在家中持續使用artificial beta cell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效用。
(2) 本篇研究來自兩個多中心、隨機分配的研究,研究在家中使用artificial beta cell的效果
→close loop system:總共有33名成人採用day-and-night
25名小孩和青少年採用overnight
→參與者使用12周的close loop system,然後再使用12周的傳統pump (sensor-augmented pump therapy)
→primary endpoint:血糖控制在70-180之間的時間比例 (成人)
血糖控制在70-145之間的比例(小孩、青少年)
(3) 結果
→在成人:達標時間比例close loop system day-and-night高於control組
平均血糖值也顯著較低,平均HbA1C顯著較低
血糖低於63mg/dL的AUC也較低
→在青少年/小孩:夜間達標時間較長、夜間平均血糖較低
夜間血糖低於63mg/dL的AUC也較低
(4) 結論:在T1DM的患者上,在12周期間,使用close loop system比傳統pump更能夠達到好的血糖控制、且減少低血糖的發生
4. 教學影片:如何置放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
(1) indication:嚴重的腦部創傷,且腦部CT出現異常
其他可能造成顱內壓升高的狀況,也可以考慮放置
(2) Contraindication:凝血功能異常、置入處無感染
(3) 置入的細節,詳情請看影片!
(4) Complication:出血、感染
5. Image: Acrokeratosis paraneoplastica
(1) 病史簡介
66歲男性四周前耳朵開始出現疼痛、腫脹且脫屑,且手腳掌也出現對稱、癢且過度角化(hyperkeratosis)的plaque。患者使用外用steroid後,效果並不好。除此之外,患者後來發現頸部淋巴結腫大、體重下降,後來診斷為咽喉鱗狀上皮癌,合併淋巴結轉移。
至於患者的皮膚表現,後來懷疑是所謂的『Bazex’s syndrome』,也就是所謂的Acrokeratosis paraneoplastica
(2) Bazex syndrome
→是個罕見的paraneoplastic syndrome
→和上消化/呼吸道的Squamous cell carcinoma有關
→典型在肢端出現紅、脫屑、類似乾癬的斑塊
→在大部分的患者,Bazex syndrome常在腫瘤診斷前出現
→腫瘤經過治療後,這些皮膚表現通常會緩解
如果喜歡這系列文章的話,歡迎加入粉絲專頁Tiny Notes來follow最新的貼文喔!
回覆刪除https://www.facebook.com/pages/Tiny-Notes/210589625811849
本網誌內容僅供學習上參考
臨床實務上仍需就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
若您對於相關議題仍有疑惑
建議您再去蒐尋更多的文獻或是詢問您的醫師
內文若有錯誤,煩請指正!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