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Hymenolepis nana in a Human Host
(1) 本周最讓讓世人感到驚奇的,大概就是這篇case report了!
H. nana是一種絛蟲,是最為常見的人類絛蟲,盛行率非常高,但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症狀。H. nana相對於其他絛蟲,其生活史能夠在小腸中完成,不需要中間宿主(autoinfection)。因此在免疫抑制的患者上,可能會出現大量的蟲體。腸道感染可選擇praziquantel或nitazoxanide;組織侵犯的感染可給Albendazole
(2) 本篇是在講一名AIDS患者,出現發燒、咳嗽、體重下降的表現。CT看到胸部有大大小小的nodules (0.4-4.4cm),同時有多處淋巴結腫大(lymphadenopathy)。因此做了淋巴結和肺部的biopsy,後來發現其中有許多小且不典型的細胞(惡性腫瘤樣),最後卻發現這些具有惡性腫瘤特性的細胞來自於H. nana→→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H.nana
(3) 令人遺憾的是,患者對於治療反應效果並不佳,不論是給予albendazole或是恢復HIV的用藥,最後還是因為疾病持續進展、腎功能衰竭而去世。
2. Pediatric Outcome after Maternal Cancer Diagnosed during Pregnancy
(1) 胎兒發育是個複雜的過程,然而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診斷出癌症,對於胚胎發育是否會有不良的影響?若在懷孕期間給予化療,對於胎兒又有何影響?目前這些資料都非常缺乏,使得臨床醫師難以做出抉擇。本研究結合多醫學中心的資料,研究在懷孕期間接受化療,對於兒童之後的發育成長,是否有影響?
(2) 本研究為一多醫學中心的case control study
→兩組小孩,一組母親在懷孕期間診斷為癌症,另一組則沒有
→使用健康問卷、病歷來收集兒童的健康狀態
→在出生後18個月、36個月做健康檢查,了解孩童的發展狀態
(3) 結果:總共收了129個孩童,其母親在懷孕期間診斷為癌症
→其中,96個小孩接受過化療、11個接受過放療,13個只接受手術,14個沒有接受治療
→prenatal exposure組:28個小孩的體重低於10thpercentile (22%)
Control組:19個小孩體重低於10th percentile (共125人,15.2%)
兩組之間沒有顯著的差異
→智能發展上,兩組也沒有顯著的差異
(4) 結論:孕婦在懷孕期間被診斷為癌症,不論是否接受治療,在本研究中看起來對於孩童的發展、智能及心臟功能並沒有出現顯著的損害。
---------------------------------以下感謝林嘉興提供!!!-----------------------------------
---------------------------------以下感謝林嘉興提供!!!-----------------------------------
3. Nivolumab v.s Everolimus in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
(1) 前言: 前不久 的 NEJM weekly summary才剛提到:免疫治療在癌症治療中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沒想到本周NEJM刊登的這篇phase 3 臨床試驗中,又描述到了Nivolumab在Renal cell carcinoma的治療效果。這又是另一個immunotherapy用來治療癌症的突破性發展!! 所以小編覺得很喜悅XDD
(2) Anti-PD1 (Nivolumab)
→Renal cell carinoma(腎臟細胞癌): 約有30%在診斷的時候已經到了末期全身轉移的階段!!
--->目前為止已經有諸多標靶藥物可以使用在腎臟細胞癌:VEGFR inhibitor或是mTOR inhibitor
---> Everolimus就是一種 mTOR inhibitor:已被FDA獲准可以用來治療那些對於 Sorafenib或Sunitinib無效的末期RCC。然而整體的存活率和治療的反應率還是非常有限。
---> PD1-PDL1 interaction:研究已經證實,T 細胞上的PD1(Programmed death 1)如果跟癌症細胞上的 PDL-1 結合,會抑制免疫系統,降低T細胞對於腫瘤細胞的攻擊
--->Nivolumab:是一種PD-1 IgG4 antibody,原理是希望藉由抑制 PD1-PDL1 interaction來削弱T細胞被腫瘤抑制的程度,來進而恢復身體原本對抗腫瘤的免疫能力。之前的phase 2 study已經顯示Nivolumab有20%的response rate,並使整體存活時間延長為18-25個月
--->本篇乃為phase 3 trial欲探討Nivolumab用於末期腎臟細胞癌的治療效果與安全性!
(3) 結果
→受試者:821位已經接受過1-2種antiangiogenic標靶藥物的末期腎臟細胞癌病人
→Nivolumab vs. Everolimus:
a. 整體存活時間延長: 25個月 v.s 19個月
b. 治療反應率增加:25% v.s 5% (<0.001)
c.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4.6個月 v.s 4.4個月 (p=0.11) (代表就算是progression,免疫治療也能keep 病人不死???)
d. Grade 3 or 4的副作用較少:19% v.s 37%
(4) 結論:跟Everolimus比較起來,使用Nivolumab治療末期 Renal cell carcinoma的病人,可以有效延長存活的時間,而且副作用還比較小!!
4. Cabozantinib v.s Everolimus in advanced renal cell carcinoma
(1) Cabozantinib
→Renal cell carinoma(腎臟細胞癌): 約有30%在診斷的時候已經到了末期全身轉移的階段!!
→von Hippel-Lindau (VHL) tumor suppressor gene被去活化以後 ,腎臟細胞癌 (多為Clear cell type) 多有VEGF表現量增加的現象。
→目前許多的標靶藥物就是設計來抑制VEGF包含 :
(a) 第一線標靶 : Bevacizumab、Sunitinib 、Pazopanib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約為8-11個月)
(b) 第二線標靶:Sorafenib、Axitinib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約為3-5個月) ( 第一線藥物用過之後如果又繼續Progression會使用)
(c) 第三線標靶:Everolimus (是 mTOR inhibitor) ( 接受Sunitinib、Sorafenib後繼續progression會使用,可以增加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但是沒有overall survival的好處)
→Cabozantinib:是一種Multiple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可以針對VEGFR,MET,AXL,其中的MET&AXL又被認為跟癌症產生對於 VEGFR抑制劑的抗性有關,已被獲准使用在 metastatic 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本篇乃為phase 3, open-label, randomized trial欲探討Cabozantinib相對於Everolimus來說,對於已經使用過VEGFR 標靶藥物的末期腎臟細胞癌病人的治療效果與安全性!
(2) 結果
→受試者:658位 已經使用過VEGFR 抑制劑的末期腎臟細胞癌病人
→Cabozantinib versus Everolimus
a.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延長: 7.4個月 v.s 3.8個月 (p<0.001)
b. 治療反應率增加:21% v.s 5% (<0.001)
c. Overall survival survival有延長:p = 0.005但在 interim analysis中沒有達到顯著延長,而且也不是一開始設定的primary end point
d. ***Interim analysis:是指在資料收集完全之前就進行分析,若有顯著好處或壞處,可以提早終止臨床試驗。
e. 副作用較多:60% v.s 25%
(3) 結論:跟Everolimus比較起來,使用Cabozantinib治療已經使用過VEGFR 標靶藥物的末期腎臟細胞癌病人,有較長的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5. Lenalidomide plus Rituximab as initial treatment for Mantle cell lymphoma
(1) Mantle cell lymphoma特性:
a. 鬧事的人的人是誰? ---> CD5+ CD23–的 follicular mantle B cell
b. 有甚麼基因及分子的變異? ---> t (11;14)(q13;q32), cyclin D1 大量表現
c. 存活率: 難以治癒,存活中位數為4-5年
d. 目前初步治療首選: 高強度化療以及造血幹細胞移植(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e. 治療的缺點:強度太強副作用太高,但Mantle cell lymphoma的絕大多數患者都是年紀都頗大,所以常常無法接受這樣的治療!!
(2) Lenalidomide
a. 是第二代免疫調節(immunomodulatory) 的藥物
b. 功能:
可以刺激 T 細胞、自然殺手細胞(NK cell)的增殖 (來殺死腫瘤)
可以抑制血管新生(angiogenesis)及淋巴管新生(lymphangiogenesis)
可以透過降低 cyclin D1的表現來造成腫瘤細胞的凋亡(apoptosis)
可以增加 Rituximab (anti-CD20) ADCC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的效果!! 而可以克服 該疾病對於 Rituximab的抗性!!
c. 本篇乃為phase 2, uncontrolled, multicnter欲探討 Lenalidomide合併Rituximab 作為Mantle cell lymphoma的初步治療的效果與安全性!
(3) 結果
→受試者:38位 尚未經過任何治療的Mantle cell lymphoma
→最常見Grade 3 & 4副作用:為噬中性白血球數目降低 (50%病人),紅疹(29%病人)、血小板數目降低(約13%病人)
→在追蹤第30個月時:整體反應率為92%、完全反應率為64%
→兩年疾病沒有惡化的存活比率(2 year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 85%
→兩年存活率:97%
→生活品質:有改善
(4) 結論: Lenalidomide合併Rituximab 作為Mantle cell lymphoma的初步治療的是有效果的!
如果喜歡這系列文章的話,歡迎加入粉絲專頁Tiny Notes來follow最新的貼文喔!
回覆刪除https://www.facebook.com/pages/Tiny-Notes/210589625811849
本網誌內容僅供學習上參考
臨床實務上仍需就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
若您對於相關議題仍有疑惑
建議您再去蒐尋更多的文獻或是詢問您的醫師
內文若有錯誤,煩請指正!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