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9日 星期日

Day226_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

(圖片來源: wikipedia)



一、簡介

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PS)是因為骨骼肌的trigger points導致疼痛的狀況,造成患者生活的困擾。所謂的Trigger point是骨骼肌中一群緊縮的肌肉纖維(taut band),當觸壓時會產生高度的局部疼痛(local pain)和轉移痛(referred pain)

二、流行病學

(1)   在大眾族群中非常常見
(2)   男女性的比例差不多

三、臨床表現

(1)   MPS的成因:過度使用、長期姿勢不良、創傷等
(2)   患者會有深部的肌肉疼痛(區域性疼痛:包含局部和轉移痛)
               →也常會有同時出現的自主神經症狀:冒冷汗、流淚、潮紅等
(3)   患者可能同時會有肌肉無力、全身倦怠、工作上出現困難
               →長久下來更可能影響情緒、睡眠→惡性循環

四、診斷

(1)   理學檢查:會摸到肌肉有局部的taut band,壓下去會產生疼痛
(2)   要排除其他的systemic問題,thyroid function也要注意
(3)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fibromyalgia的鑑別診斷

MPS
Fibromyalgia
疼痛點
局部的痛點
廣泛、全身多個痛點
Taut band
會看到
可能會
Referred pain
較常見
較少見
疲倦、失眠、頭痛
腸躁症等
較少見
較常見

五、藥物治療

(1)   NSAIDs:口服或是局部塗抹
(2)   肌肉鬆弛劑:
cyclobenzaprine:讓肌肉鬆弛,且不會影響肌肉功能;會嗜睡
Tizanidine:是alpha-2 agonist,能夠抑制脊髓訊號送入腦部、並減少substance P 分泌→→減少患者的central sensitization
(3)   BZD:緩解疼痛、解除焦慮、助眠
(4)   SNRISSRITCA等藥物
              →在慢性疼痛中,除了nociception外,也含有neuropathic的成分
              →使用SNRISSRITCA等藥物能夠處理neuropathic的部分
(5)   Lidocaine貼布
(6)   Tramadol:目前沒有大型的trial支持,但是廣泛應用在慢性疼痛中

六、物理治療:

        伸展、調整姿勢、按摩、電療、超音波治療等

七、Needle therapy

 →打在taut band上,解除不正常的肌肉收縮,達到鬆弛
(1)   dry needle:直接打在taut band
(2)   Trigger point injection(TPI)
→打入saline、局部麻醉劑、steroid或是肉毒桿菌毒素
→許多研究顯示TPI的效果並沒有比dry needle效果更好

→肉毒桿菌毒素(botulism toxin)使用的效果結果不一,因此還沒有定論

1 則留言:

  1. 如果喜歡這系列文章的話,歡迎加入粉絲專頁Tiny Notes來follow最新的貼文喔!
    https://www.facebook.com/pages/Tiny-Notes/210589625811849

    本網誌內容僅供學習上參考
    臨床實務上仍需就不同情況,做出不同的決策
    若您對於相關議題仍有疑惑
    建議您再去蒐尋更多的文獻或是詢問您的醫師

    回覆刪除